【SDGs 專欄 10】教育價值的終極探尋:談SDGs、雙語與國際教育

改革時代的終極探問

2021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永續發展教育論壇(The UNESCO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)發布《柏林宣言》,提及:「『教育』是促使人們心態與世界觀發生積極轉變關鍵途徑」。教育工作者須意識到我們的行為會影響環境,行為背後反映人懷有的「價值觀」。近年來,雙語教育、國際教育與SDGs融入教學成為臺灣教育改革的顯學,而在百花齊放的教育論述與實踐背後,我們需要回歸一個最深層的課題:「教育的核心價值/目標究竟是什麼」?

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的目標

回歸學理、政策的教育論述,雙語教育的目標在於:「維繫既有的語言能力並促進新語言的學習,最終目標是使學生能精通這兩種語言,建立對不同語言文化的尊重與包容」。從國際教育的觀點來看,我國《國際教育白皮書2.0》認為:「SDGs旨在促進素養學習,讓學生在未來社會知道如何調適與創新,追求一個更美好、更永續的環境」,顯現國際教育本身即將全球性的永續發展議題,納入學生對於國際社會的理解。

SDGs作為驅動器

以「素養」角度來談,SDGs是真實世界的縮影,而生活情境、真實世界正是引動素養與學習的驅動器。若老師欲以SDGs作為雙語、國際教育的驅動器,則需要將SDGs整合進語言的學習─亦即透過議題、專題為教育的開端,驅動相關語文技能的學習。若以此角度構思課程,老師不能僅滿足於培養學生的英語聽、說、讀、寫能力,仍須注意學生是否在語言習得的歷程中,瞭解不同語言反映的文化脈絡與國際視野。

再思價值觀與行動的關聯

行文至此,再思自身教育價值觀與教學實踐的關聯,為此刻教育人員需要重視的SDGs融入教學課題。樂施會(Oxfam,2019)認為進行SDGs教學需要回歸自身的價值觀,教師看見自己的價值觀後,會影響希冀學生深入學習的方向、反身思考的課題,以及行動與實踐的方式。「核心價值/目標」牽涉「教育手段∕途徑的選擇」,究竟雙語教育、國際教育,希望由什麼手段來帶動?是英文能力帶動國際視野、包容與尊重?或是透過SDGs、國際視野、包容與尊重帶動英文能力?我相信這不是標準答案,而是取決於各位對教育的想像。

補充:Learning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,此研究提出以英語教學學習SDGs的關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