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SDGs 專欄 08】錨定SDGs─以「設計思考」為課程取徑

行動是SDGs的關鍵

永續發展目標(SDGs)是真實世界重要的十七項課題。除卻讓學生瞭解其重要性之外,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與實踐行動,更是SDGs融入課程的關鍵取徑。行動,正是促進素養、SDGs的驅動力。

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

我們如何尋找兼顧環境、社會的經濟模式?知名設計公司IDEO創辦人—David Kelley提出「設計思考」(Design Thinking),並定義為:「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,考量人的需求、行為,也考量科技、商業的可行性。」「以人為本」的方法相信所有問題都與人有直接關係,如貧困、性別平等,以及獲得乾淨的水。「以人為本的設計」將人置於情境問題的中心,思考生產、服務或社會企業的進行。因此,設計思考成為學習SDGs議題的重要方法,強調以下五個步驟:

五步驟連結設計思考與SDGs

  • 1. 同理(Emphathize)─從同理出發
    SDGs需要人們設身處地同理,關心處在情境中的人。當課堂議題離我們生活經驗比較遠時,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思:「為什麼要關注這幾項SDG?」、「我們學過∕經歷過什麼,藉此創造解決方案?」等提問,連結SDGs與學生生活。
  • 2. 定義(Define)─確認問題與定義
    經過問題發覺歷程,學生需要確認與定義問題,釐清範疇,才能進行深入地探究。藉此理解課題的深層意涵,避免表面化的詞義認讀。
  • 3. 發想(Ideate)─思考解決方案
    學生提出以SDGs看見在地議題的初步策略與方法,其中雖會有議題的共通性,卻也有情境的差異。讓學生保持思考彈性,瞭解方案可以多元化,以及認識以 SDGs看見的在地議題是跨領域的情境,引導學生發展不同的解決策略。
  • 4. 原型(Prototype)─發展原型
    聚焦最有可行性的行動方案,發展原型,但也有可能是倡議方案的原型:「便利貼牆、角色扮演活動、空間營造、不同對象的溝通,甚至是一個故事。」藉由原型探索SDGs在真實情境的被解決可能性。
  • 5. 測試(Test)─測試與驗證
    不斷地測試、修正原型,行動就會不斷滾動往前。尋找議題的不同利害關係人,發現原型的優缺點、生成不同反思,促進SDGs的實踐行動與擴展。

SDGs的教育可能性:設計思考

「以人為本」的設計思考,「見樹」也「見林」,以「人為核心」看見整體的環境、社會、經濟等課題。經由SDGs真實性議題,教師經由「設計思考」規劃課程,引起學生同理心、提出具挑戰性的問題,進而發展多元的行動方案,在試驗中找尋最佳的解決方法、實踐行動。教師可以參閱《Design Thinking: a Guideline for Prototyping and Testing solu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》,了解更多設計思考應用於SDGs教學的做法。